官网app下载入口

均普智能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日期: 2023-11-30 来源:体化设备包

  公司是一家全球布局的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主要是做成套装配与检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工业机器人及工业数字化智能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新能源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消费品及工业机电等领域的全球知名制造商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提供的稳定、高效、柔性化智能制造装备和产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快节拍、数字化、可追溯等生产功能。公司生产经营中注重工业数字技术运用,通过自研软件面向装备、单元、车间、工厂等制造载体,构建制造装备、生产的全部过程有关数据字典和信息模型,开发生产的全部过程通用数据集成和跨平台、跨领域业务互联技术。面向制造全过程,运用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建模仿真、分析优化等技术,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的工业软件,结合公司长期积累的行业经验,按照每个客户需求安装在公司研发生产的高端装备中,用于产线的智能化提升,提高综合生产效率。

  公司始终根据行业及市场前沿需求进行生产研发的策略,在智能装备领域,公司围绕机器视觉智能检测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方向进行重点关注并积极布局;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高性能电驱(三合一、800伏高压)、动力电池、电控/电力电子(高压升压快充)、自动驾驶/ADAS(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载摄像头、电子后视镜、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及热管理等领域,以及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医疗健康、消费品装备制造领域围绕下一代技术开展研发工作。

  高性能电驱。公司聚焦高性能新能源三合一动力总成EOL综合检测技术研发,提供高标准化、高技术性的智能制造装备系统。公司的大型整线可以实现快速启动运行及完全的可追溯性生产(包括快速换型,无需空运行)。公司配套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全装配过程带来最大的生产透明度,极大优化设备综合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利用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长期合作的客户关系,在前期获得多条全球著名客户首台套装备的优势下,陆续获得了全球著名客户的电驱系统装备订单,广泛应用于宝马、奔驰、吉利、Fisker等高端车型。

  动力电池。锂电池产品结构精密,公司在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方面都具备先进工艺和创新技术,比如电芯的各种成型工艺、焊接工艺、圆柱金属外壳技术;电池模组组装、焊接、堆叠、裁切等工艺;以及电池包组装技术。伴随中国本土客户海外市场快速扩张的需求,尤其欧美区域市场,以及欧美区域客户本地电池产线建设的需求,公司锂电池领域的智能装备与检测服务经验及过硬的技术实力,利用全球化布局实现客户资源共享、项目的就近交付及快速响应的本地化运维服务,成为本土企业向海外市场开疆扩土以及海外公司拓展电池生产业务的支撑和助力。公司始终保持对行业前沿技术应用的追踪研发,例如对直径46毫米系列大圆柱电池的装配与检测技术的智能装备研发,公司已服务中国电池头部企业实现在欧美地区的智能装备产线落地,随着欧美电池产业的发展,在前期为Romeo Power、戴姆勒、Valmet等提供多条动力电池模组装配与检测产线的基础上,公司有望斩获更多的装备业务。

  电控/电力电子(高压升压快充)。凭借公司多年在高压充电设备生产线领域的深耕、钻研,公司进一步优化产线技术、升级软硬件、提高生产效能。公司的电动汽车升压模块装配和终检技术具备模块化、可扩容、安全高效的技术特点;高压升压模块产线结构灵活,可以适配不同生产空间;产线可以实现增加测试台的规划数量,支持产能扩容,产线全自动智能化。全球首次实现800V高压充电平台成功上车并量产落地的汽车品牌保时捷Taycan的高压升压模块装配产线由公司承接和交付。

  自动驾驶/ADAS。随着自动驾驶/ADAS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逐步渗透,4D毫米波/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会受益于汽车智能化的浪潮,更高性能4D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商用落地,将会打开更大市场空间。公司助力某全球Tier1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完成4D毫米波/毫米波雷达的智能装备产线落地,相关产品已经上车上汽集团600104)最新款新能源汽车。公司凭借在环境感知、车辆控制两大领域多年储备的产品、技术和项目经验,已成功实现图达通超远距离高精度激光雷达装配与检测产线的交付,该条智能装备产线可以同时将产线数据实现实时录入与分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可追溯性;具有高度柔性生产能力,可快速换型,完成多型号集成,确保设备的充分利用率和灵活性。

  公司线控制动项目采用了磁悬浮传输系统,主打高速、高精和高负载,零部件可在系统的任意位置快速运行,进行无接触运动并实现精确定位,运行过程不会产生任何噪音或机械磨损,具备高度灵活性。公司研发的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解决方案能够助力汽车智能化转型,线控制动系统可以实现安装空间减少30%,重量减少25%,不仅有效简化高度自动驾驶冗余制动系统的安装,并且具备更轻更快的线控制动的技术优势,适应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同时满足未来高度自动驾驶的制动安全需求。

  公司凭借智能转向领域丰富的项目经验、出色的工艺质量,助力客户先进线控转向技术量产落地,实现转向系统与方向盘的完全解耦,提高系统容错性能并切合自动驾驶的需求。公司取得了代表行业尖端的SBW线控技术转向系统订单,产线产品最终将上车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此外,公司还与某全球Tier1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关于线控主动式后轮转向系统(AKC)达成合作,由公司北美和中国区工厂共同定制,实现当地交付、本地服务,产线产品最终将上车小鹏、蔚来、极氪、奔驰等知名高端新车型。

  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考虑到续航里程的因素,主要采用热泵的技术形式,热泵加热的方式电能消耗较低,从而降低电动车续航里程的损耗,且能与新能源电池、电驱、电控三电系统的热管理更好地集成。但是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运行产生的巨大压力,就要求电动压缩机生产环节中制造设备的高精密性、装配工艺的高度智能化、以及检测环节的高准确性。公司在新能源电动压缩机的智能制造上具备极大技术和经验优势,专注于为行业客户提供差异化、柔性化、精密化的装配与检测技术,可实现共线多款不同型号电动压缩机产品;并将生产节拍从30秒/件突破至20秒/件的行业顶尖水平;实验性新工艺自动动静盘智能分选及配对输出系统,更是赋能新能源客户在产品设计阶段实现最大的自由度。公司继为本土全球商用压缩机头部企业研发生产国内首条新能源汽车二氧化碳冷媒压缩机热管理系统产线后,持续获得了多家全球知名客户和中国本土企业的热管理系统产线业务。

  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领域,公司在AMR机器人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技术升级,研发出了一款兼具工件运输和工作站二合一功能的piaAMR机器人,实现协同产线共同生产,进一步加强产线柔性化生产能力。piaAMR机器人应用有激光导航、视觉系统等技术,可以在复杂的工厂环境里,根据定制化的需求灵活设计地图路线,自我决策最佳行驶动态路线,停留在指定操作工位也可以设置更多的作业点位,适应复杂的环境动态。piaAMR机器人目前已经实现交付,其模块化、智能化、灵活性等方面的持续研发设计,助力客户实现可持续性使用,轻松快速地被多样化运用到新任务,更加智能地完成定制化的复杂任务。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基于丰富的工业机器人经验结合长期的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经验,在研究探索人形机器人执行器领域的业务机会。例如,公司具备丰富的经验与技术优势的滚珠丝杠总装及测试,角度/角位传感器、测距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装配与测试等。考虑到未来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公司会持续积极研究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业务机会,以进行规划和布局。

  医疗健康。在医疗健康领域,客户对于智能制造装备的安全性、洁净程度、可追溯性、资格认证、体系验证、精密性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公司目前已开发了成熟的Meditec系列智能制造装备,严格遵照GMP规范要求。公司通过整合多种装配工艺和全过程检测与验证系统,医疗装备满足ISO14644-1洁净室8级生产标准,保证高洁净度的同时,还具备高速、高效、高柔性化技术特点。

  公司在医疗健康智能装备领域持续发力,主要聚焦体外诊断(IVD)、医疗器械、高值医疗耗材等领域。如在IVD医疗装备领域,公司已陆续为全球知名医疗巨头研发交付多个创新型项目,包括为医学诊断巨头Quidel(快臻集团)成功定制、交付超敏肌钙蛋白检测试剂盒装配生产线秒/件,一个小时内产出达1200件;助力全球医疗诊断企业VisbyMedical实现创新性抗疫产品PCR诊断便捷式设备全自动化量产。在医疗器械装备领域,公司与世界光学巨头客户就其全球首条医疗眼科类智能生产示范线达成了合作,通过应用标准化医疗生产模块,该眼科类手术用高值医用耗材产线万件。此外,在药物输送、手术诊疗辅助系统以及植入式医疗器械等领域公司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依托全球协同优势,公司医疗器械领域发展势头良好,陆续获得国际知名客户的医疗器械和高值耗材订单。

  消费品。公司在消费品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凭借优异的生产品质和先进的技术方案,公司与宝洁集团、西门子、LAMY等形成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公司生产的消费品智能制造装备能够满足客户对于稳定、高效的生产要求,能够实现快节拍、数字化、可追溯等生产功能。在消费品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公司已形成响应速度快、新产品开发周期短、产品类别丰富、核心技术突出等竞争优势。在消费品领域,公司已实现供应电动牙刷、传统手动牙刷、电动牙刷充电器、电动剃须刀、脱毛器、钢笔、体温计、吸尘器、吹风机、门锁、沟槽式滚珠轴承、电源插座、温控阀、冰箱压缩机、其他白色家电零部件、香料磨粉机等产品的智能制造装备。

  工业数字化智能工厂。工业软件是支撑数字化制造的基石,是工业革命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工具,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仿真模拟等新兴技术的主要载体,更是数字时代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工业软件在数字化制造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数据来驱动和实现精准生产,提高产线、车间、工厂的生产效率、良品率、资源利用率,以及柔性化制造能力。

  公司自主研发的8款工业数字化软件,就是应用在数字化制造过程的工业软件。采用软硬件有机融合的方式,公司工业数字化软件被安装在自身或第三方智能制造装备上,在智能制造装备运行时的每一个节点实时采集、分析数据,并输出分析结果赋能客户实现生产管理、质量追溯、物料改进、效率优化、远程协作和预见性维护等重要生产功能,运用自研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工业软件piaAI,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实现产线持续的生产效率提升、装配工艺的优化、装配物料的改进以及柔性制造的实现等。

  公司AI辅助决策工业软件基于公司长期的行业经验积累和海量的设计及生产数据,目前软件开发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接下来,公司将紧跟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根据自身的技术、业务等情况,充分利用公司积累的行业经验和海量数据603138),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并持续投入,进一步缩短装备的研发、调试周期,降低研发、制造成本,提升装备整体性能,提升装备的附加值,广泛赋能客户,全面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趋势,根据工信部在2016年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生产方式,涵盖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智能制造可以实现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结合点。

  2020年以来,随着各个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不断的政策支持和资本投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创新高,渗透率快速提升。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领跑全球,根据中汽协发布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分别完成378.6万辆和374.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仅6月份数据,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达到30.7%。

  欧洲和美国新能源汽车紧随中国加速发展。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协会VDMA统计,2019年至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驱、电力电子、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等核心部件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欧洲和美国相关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面临广阔的增长空间。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国家医保集采政策的落地实施将带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高速发展。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8000亿元,每年以20%的市场增速快速增长。而政府集采政策的实施又将进一步推进医疗器械和高值耗材“国产化”的进程,极大地推动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实行进口替代。持续扩容的医疗器材市场和对医疗器械技术及产品质量的极高要求,将有效带动包括医疗耗材、医疗设备、体外诊断等相关领域的智能制造装备需求。

  3)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机器人+”推动智能制造向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发展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聚焦技术创新、具体应用,鼓励帮扶机器人产业发展,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从“做大”到“做强”,在国内推进进口替代,并在海外扩大市场份额。“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计划2025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增速超过20%;2035年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信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翻番。

  人形机器人通常是指外表和运动方式接近人类的智能机器人,其能够具有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从而辅助甚至替代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工业机器人项目比,人形机器人从自动化迈向智能化甚至向具身智能进阶。未来随着AI赋能,ChatGPT等大模型的加持,人形机器人有望得到更强的人机交互能力,其自身拥有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其感知和行为可以实现闭环。最总实现人形机器人能够适应更为复杂、多远的开放环境,进一步发挥商业价值。

  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预计增长至58.4万台。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总价值约为339亿美元,到2026年可达到610.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12.50%。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目前占全球市场近43%,也是近年来销量增长最快的市场,进而带动智能制造行业快速发展。

  随着生成式AI人工智能在多个行业中广泛应用,结合消费、制造业、互联网与大数据、数字孪生、仿真模拟等各类应用场景,AI赋能产业发展已成为主流趋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2年我国AI产业规模达到1,958亿元,AI的产品形态和应用边界不断拓宽。

  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制造业多个环节,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均可以进行应用,随着渗透率的提升成熟度亦会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完成工程设计中重复的低层次任务,并在演进的过程中,形成更具有创造力的产品设计;在安排生产计划中,人工智能可以进行需求预测,智能排产。人工智能可以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历史数据,包括销售历史数据、供应链结构、产品价格等数据,做出更加准确的需求预测,使企业更好地安排生产计划,管控成本,降本增效;同时也可以在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生成最佳生产计划。此外,通过人工智能结合工业数字化软件的应用,可以进行预见性维护、生产工艺优化、智能化产品检测等。人工智能不断基于工业企业生产形成的数据,不断进行迭代,优化设备运转、工艺流程、提高检测效率、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设备损耗,提高生产效率。

  2021年底,八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未来,工业企业将逐渐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工业数字化软件的需求不断增加。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0%,工业数字化软件行业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2023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巩固和优化核心技术,持续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创新投入,新增3项发明专利,新增7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是宁波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医疗健康、工业机器人等应用细分领域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并在机器视觉智能检测技术、复合移动工业机器人和体外诊断等方面取得初步研发成果。新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新能源智能汽车热管理、电子压缩机定子静态极限扭矩稳定性的测试、自动化泄露功能测试(包括流量测试,液压区域泄露测试,连接器泄露测试,ECU位置泄露测试和产品最终泄露测试)、有毒溶剂全自动涂覆和检测等领域。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专利138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103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63项。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指出,智能制造的进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需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

  公司是全球布局的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主要从事成套装配与检测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及工业数字化智能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新能源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消费品及工业机电等领域的全球知名制造商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在不断探索诸如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机会,随着各地政策的密集落地、科技龙头的入局和AI大模型的不断迭代,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将会大大加快。

  根据国际知名咨询机构的预测,长期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百万亿级别,是一个崭新且空间庞大的蓝海市场。

  公司生产经营中注重工业数字技术运用,通过自研软件面向装备、单元、车间、工厂等制造载体,构建制造装备、生产过程相关数据字典和信息模型,开发生产过程通用数据集成和跨平台、跨领域业务互联技术。面向制造全过程,运用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建模仿真、分析优化等技术,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的工业软件,结合公司长期积累的行业经验,根据客户的真实需求安装在公司研发生产的高端装备中,用于产线的智能化提升,提高综合生产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提升项目交付效率,相关订单交付实现稳健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99,478.38万元,同比增长15.9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99.84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14.04万元,同比由盈转亏。第二季度,随着交付项目的增加,相较于一季度,公司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加显著,单季度实现盈利。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50,497.61万元,较期初增长5.03%;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20,137.43万元,较期初增长1.35%。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21.83%,同比减少0.41个百分点。受益于公司持续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机器人、医疗健康和工业数字化服务等业务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坚持向标准化产品发展的业务战略,新接订单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2023年上半年,中国区业务持续向好增长显著,营业收入同比增加45.75%。中国区采取了一系列降本降费增效措施,项目管理能力、供应链管控能力等进一步提升,体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未来,中国区的项目管理、供应链体系等成功经验将会加速复制到海外,并进一步将国内占优势的诸如新能源智能汽车等行业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输出到海外,实现中国区引领全球发展。同时,由于特殊影响的消除,海内外子公司的协作将全面深化和加强,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前提下,全面加强销售、研发、制造和服务协同,落实好最低成本国战略,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司全球布局的规模效应。

  通过中国区成功经验的海外复制,公司跨国项目协作的进一步深化,公司北美区业务布局的优化调整重组,再结合海外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投资加速,海外子公司将发挥自身的客户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全面提升公司海外的盈利能力,为股东带来更高的利润回报。

  公司始终根据行业及市场前沿需求来做研发的策略,报告期内,在智能装备领域,围绕机器视觉智能检测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方向进行着重关注并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机遇进行积极探索;在新能源智能汽车线控底盘、无人驾驶、高性能电驱、热管理及电力电子等领域,以及医疗健康、消费品装备制造领域围绕下一代技术开展研发工作。报告期内,为持续提高公司服务和产品竞争力,公司投入研发费用同比进一步增加。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38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103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63项。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医疗健康、工业数字化服务等核心领域,实现了行业领先的多合一电驱系统、动力电池系统、车载摄像头系统、毫米波雷达系统、高压升压系统、线控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滚珠丝杠等智能制造装备的整线交付,同时还有大量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前沿领域以及体外诊断耗材等智能装备订单正在执行过程中,公司2023年上半年新签订单11.09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在手订单39.79亿元,在手订单较2022年末增长7.99%,在手订单饱满,规模再创新高。

  (四)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医疗健康以及工业数字化等领域,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机遇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巨大变革,以智能化为主题的汽车革命带动汽车产业的巨大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智能化的渗透率将会快速提升,也给产业带来了众多挑战与机遇。

  公司积极拥抱新能源智能汽车变革,在电驱系统、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自动驾驶/ADAS、智能座舱、电力电子等细分应用领域持续发力,基本实现新能源三电系统、自动驾驶/ADAS系统、热管理系统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全覆盖,并不断向下一代电驱系统、大圆柱电池装备、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线控系统等前沿技术装配和检测领域扩展,不断拓展前沿技术领域技术,提供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丰富智能制造装备种类。

  工业机器人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构成主体,其高柔性化的设计和高敏捷度的能力受到客户广泛关注。随着智能学习框架的发展,工业机器人未来将进一步加载人工智能算法,从工作中积累经验,进一步提升效率。

  公司在AMR机器人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技术升级,研发出了一款兼具工件运输和工作站二合一功能的piaAMR机器人,实现协同产线共同生产,进一步加强产线柔性化生产能力。piaAMR机器人应用有激光导航、视觉系统等技术,可以在复杂的工厂环境里,根据定制化的需求灵活设计地图路线,自我决策最佳行驶动态路线,停留在指定操作工位也可以设置更多的作业点位,适应复杂的环境动态。piaAMR机器人目前已经实现交付,其模块化、智能化、灵活性等方面的持续研发设计,助力客户实现可持续性使用,轻松快速地被多样化运用到新任务,更加智能地完成定制化的复杂任务。

  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基于丰富的工业机器人经验结合长期的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经验,在研究探索人形机器人执行器领域的业务机会。例如,公司具备丰富的经验与技术优势的滚珠丝杠总装及测试,角度/角位传感器、测距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装配与测试等。考虑到未来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公司会持续积极研究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业务机会,以进行规划和布局。

  在医疗健康领域,公司的MediTec系列生产系统严格遵照GMP规范要求。通过整合多种装配工艺和全过程检测与验证系统,医疗装备满足ISO14644-1洁净室8级生产标准,保证高洁净度的同时,还具备高速、高效、高柔性化技术特点。报告期内,公司在体外检测、药物输送、手术诊疗辅助系统以及植入式医疗器械等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依托全球协同优势,公司医疗器械领域发展势头良好,陆续获得国际知名客户的医疗器械和高值耗材订单。未来公司将依托已有的优质客户基础和技术储备,加快开拓具备较大发展空间的医疗设备领域,持续开拓国内及海外医疗设备智能制造业务。

  在工业数字化服务领域,公司在不断探索将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数字孪生、5G、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公司依托宽行业、多客户的项目经验,自主研发了系列工业软件,通过数字挖掘,积累项目经验,进一步赋能客户实现智能制造。公司在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装备的同时,也在着手为全球客户提供智能化车间(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满足提高产品可靠性和高端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开发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产线以及新技术与工艺结合的模块化生产单元,建设基于精益生产、柔性生产的智能车间和工厂,持续大力发展数字化设计、远程运维服务、个性化定制等模式。下一步,公司将紧紧抓住中国智能制造开拓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大力拓展该类业务。

  公司以全球化的布局,深化全球协作及本土化的服务发展海内外客户,公司立足中国,并在德国、奥地利、加拿大、墨西哥、克罗地亚合计设有7大生产、研发基地和4处服务技术中心,在亚洲、欧洲以及美洲实现全球业务布局。

  在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中,西方国家或组织出台了包括《通胀削减法案》、《净零工业法案》、《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在内的多项对其本土企业清洁能源行业生产制造进行高额补贴的法案,相关法案会对工业企业的投资计划产生较大影响。

  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结合北美区公司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发展公司北美区业务,公司经过缜密计划,拟对北美地区的区域业务布局进行优化调整重组,由加拿大公司主要负责北美地区的研发与销售,由墨西哥公司主要负责北美地区的装备生产与工程服务。

  公司的全球布局的优势效应已经显现,相关法案前期对公司造成的影响程度较低,结合公司在新能源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积累多年的研发实力,由中国总部牵头,中国、欧洲、北美三地公司紧密协同合作,陆续为全球知名整车厂和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成功交付多条自动驾驶领域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线控转向等产线与项目。例如,在紧抓中国新能源市场旺盛需求的同时,公司基于多年汽车领域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紧跟欧美造车新势力及传统OEM电动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国内外双市场同时大力开拓,助力中国和海外智能制造。

  此外,公司通过对“人才、技术、采购、客户、服务”的全球资源协同整合来进一步实现规模效应,在不断增强全球人才队伍的同时,通过遍布全球的团队与专家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且便捷地为全球客户提供核心技术解决方案。

  公司还将进一步创新全球协作模式,在海外新能源投资加速和西方陆续出台相关产业法案的背景下,发挥公司全球布局优势。将中国区的客户资源优势、低成本优势、项目经验优势与海外子公司的技术人才优势、就地服务优势和客户关系优势等紧密协同,通过全球子公司之间在业务拓展、装备研发、装备制造和就地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提升公司在海外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能源智能汽车此外,公司在医疗健康、消费品、工业机电及工业数字化领域亦在不断深化国内外合作,加强全球协同。

  公司已经建立了标准化设计及生产模块,具有丰富的可供客户选择的生产工具系统模块,包括精益生产系统、机器人系统、气动和伺服系统、伺服转盘系统等,保证了公司产品的高效性。公司持续在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装备的基础上,聚焦产品形态创新,在长期项目实践和经验积累的成果上,进一步提高业务标准化/模块化升级转型,面向客户需要,在标准化/模块化的基础上进行方案定制,依托公司内部标准化平台的开发环境,将工艺、流程、系统等模块进行整合,提高公司需求响应速度,缩短服务响应时间,提高公司项目交付效率。未来,公司还将持续通过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装备结合公司自身工业数字化软件技术,探索新的标准化模块、工艺、流程等。

  公司持续推进经营管理体系优化建设,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公司秉承“全球协同增效”的经营理念,对销售、研发、采购、项目管理等相关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手段进行持续优化,深入开展降本增效、挖掘内部经营潜力的管理提升工作,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

  公司深化事业部制改革,发挥各事业部在行业分析、深化研发、拓展客户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公司强化全球的供应链管理,整合全球采购资源,落实“最优成本国”政策,有效防范全球供应链风险,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公司加强项目管理,全方位管控方案设计、项目接入、深化设计、项目执行、售后服务等环节,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质效。三、风险因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宏观经济也受到国内、国际多种复杂因素影响,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在目前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宏观经济的波动会对智能制造装备下业的需求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造成相应影响,这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市场需求,并可能造成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成果波动的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处在快速发展期,及时研发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品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随着公司新能源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消费品及工业机电等行业客户对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不断提高,公司需要对现有产品及技术进行改造提升,不断探索将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数字孪生、5G、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公司产品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公司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对公司保持并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但研发技术与创新存在研发方向和目标定位不准、研发效果未及预期、研发成果取得时间与市场需求启动时间不匹配等固有风险,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将对公司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公司项目执行周期较长,从合同签订到通过终验收确认收入,公司的项目周期主要集中在6-24个月左右的时间,部分大项目具有项目金额大、执行周期长、项目环节多且复杂、专业性强等特点。公司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通常涉及方案设计、系统构建、系统集成、调试运行等工作。报告期内,公司执行与储备的项目数量增长较快,项目可能存在因不可预见的因素造成项目延期和项目亏损等问题,从而对公司经营成果及后续业务开拓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主要客户投资战略与周期的变化对公司订单获取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动荡,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公司主要客户采埃孚、美国车桥、麦格纳、戴姆勒等在其近年的财务报告中普遍提出开源节流的投资战略安排和智能电动化发展战略,公司获取相关智能制造装备的订单难度增大。同时,对于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公司于已按合同约定将智能制造装备产品交付给客户并经验收后确认收入,客户进行终验收时间会影响公司收入确认,收入金额存在季度性波动。若上述不利因素未及时消除,且公司未能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将对公司来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压力。公司业绩的季节性波动可能会导致公司单季度盈利水平较低,甚至出现季度性亏损的情形,公司存在业绩季度性波动的风险

  公司境外子公司记账本位币主要为欧元、美元,而公司财务数据则以人民币列报,需对报表进行汇率折算。未来,如果人民币兑欧元、美元汇率发生重大变化,将可能对折算后的人民币财务数据带来一定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比较期间财务数据的变化幅度。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822.25万元。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与项目实施周期、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约定的阶段性付款节点、验收周期、应收账款账期、与供应商的采购金额、采购付款条件等因素相关,上述因素可能导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存在较动。若未来公司因市场因素等原因,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入产生波动,将对公司资金产生一定压力,从而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在齿轮动态装配、仿真测试、激光焊接、性能测试、自动装配、工业数字化软件应用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公司始终根据行业及市场前沿需求进行研发的策略,在智能装备领域,围绕机器视觉智能检测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方向进行重点关注并积极布局;在新能源智能汽车线控底盘、ADAS系统、高性能电驱、热管理及电力电子等领域,以及医疗健康、消费品装备制造领域围绕下一代技术开展研发工作。公司不断探索新技术、新领域的研发创新,积极应对汽车智能化技术、无人驾驶技术、主动安全驾驶辅助系统、汽车远程信息处理系统等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实现了灵活、高适应性的智能装配测试系统在上述应用的创新应用。已经实现了行业前沿的多合一电驱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激光雷达以及4D毫米波雷达系统、线控制动系统等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的整线交付,在所及多个相关领域的智能制造装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技术方面,公司实现了全球化研发布局,有助于公司紧跟行业技术前沿及未来发展趋势,巩固公司的技术研发领先性。公司自主开发了前沿的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及服务,公司通过技术共享,实现了对包括德国工业4.0在内的全球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前沿技术的引进和吸收。

  公司服务的主要客户群体包括戴姆勒、宝马、大众等整车制造商,采埃孚、麦格纳、博格华纳、美国车桥、均胜电子600699)、吉凯恩集团、大陆集团、法雷奥等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以及宝洁集团、西门子、罗森伯格、ETI、LAMY、罗氏集团等工业、消费品和医疗健康类企业。最近两年公司前二十大客户的平均复购率为80%,体现了公司较强的竞争力。公司主要客户示例如下:

  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公司获得了客户的肯定与更广泛深入的全球业务合作,拥有服务于全球客户的广泛服务案例,与下游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公司的持续、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在运营管理方面,公司具有丰富的跨国、跨行业项目运营优势,特别是在对单一合同金额较大、项目技术复杂、新一代技术类的项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核心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行业从业经验与企业管理经验。

  公司建立了适应国际型企业的规范管理结构,并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及产品定位,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适应未来发展所需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公司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ERP、PLM等系统的建设有效提升经营水平与管理效率。

  在项目实施管理方面,公司为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提供生产设备的项目开发和管理经验,报告期内公司累计交付了近千套智能制造装备,拥有丰富的项目实施及管理经验,从方案设计、项目进程、安全执行、售后服务等所有的环节规划了完整的服务内容,有效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成功交付。同时,通过不同领域的诸多项目实施,公司培养了的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团队。

  公司是立足中国的全球化企业,秉持“全球协同、海内外市场双轮驱动”战略,持续以全球化的布局及本土化的服务发展海内外客户,公司立足中国,并在德国、奥地利、加拿大、墨西哥、克罗地亚合计设有7大生产、研发基地和4处服务技术中心,全球协同、协作优势较为显著。

  公司客户多为各领域的全球知名企业,公司服务的中高端客户为保持产品质量和标准的统一性,更加注重全球统一采购的模式。公司凭借全球业务布局的优势,可实现客户资源及需求信息的相互共享,从而有助于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通过全球销售和市场协同,公司全球订单协同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取得宝马、采埃孚、博泽集团、宝洁集团等位于中国和欧美的多条智能装备生产线项目。通过客户和市场协同,公司在国内实现快速切入全球核心客户供应链体系的目标。

  不同于传统的以工业控制器为核心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公司智能制造装备应用了自主开发的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结合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数字孪生、5G、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技术,同时配备云服务决策系统,利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智能制造装备的优化。目前公司已经开发了piaOptimum、piaDynamics、piaLineController、piaBottleneck等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已成熟应用于公司各类智能制造装备。

  公司的工业数字化应用全套解决方案提供的是一个通用的,针对生产的轻量化云端应用。公司通过海内外数十年的项目经验,自主研发数字化优化模型能够适用于大多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从而极大地缩短了软件系统的交付周期。

  公司工业数字化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已用于戴姆勒、采埃孚、吉凯恩集团、SHW、麦格纳、均胜电子等客户的数字化车间改造。通过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及服务赋能,公司在产品设计、产品质量、交付效率、成本控制、客户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

  公司立足于客户的需求和增加投入产出比率的原则,建立了标准化设计及生产模块,具有丰富的可供客户选择的生产工具系统模块,包括精益生产系统、机器人系统、气动和伺服系统、伺服转盘系统等,保证了公司产品的高效性。公司标准化的设计及生产模块系统是公司长期项目实践和经验积累的成果,系统模块稳定性较高,有利于缩短项目周期,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公司持续在为客户提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的基础上,聚焦产品形态创新,进一步提高业务标准化/模块化升级转型,面向客户需要,在标准化/模块化的基础上进行方案定制,依托公司内部标准化平台的开发环境,将工艺、流程、系统等模块进行整合,提高公司需求响应速度,缩短服务响应时间,提高公司项目交付效率。未来,公司还将持续通过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结合公司自身工业数字化软件技术,探索新的标准化模块、工艺、流程等,使公司产品保持较高的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Copyright @ 2021 官方网站下载地址在哪找    备案号:苏ICP备12061512号-2 苏公网安备 苏ICP备12061512号-2